给您提个醒
近日,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纷纷开启暑假模式。孩子们有假期,但孩子们的眼睛更多“忙”看书,看电视,看手机……这也导致一些孩子的眼睛健康红灯亮起。
“7月,眼科门诊干眼症儿童数量突然增加。如今,干眼症患者正从成人扩展到学龄儿童,近三分之一的儿童在门诊。”黑龙江省医学会儿童眼底病学组成员、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导师、教授周丹告诉《科技日报》。
成人干眼症好发,怎么还呢?“盯”孩子呢?
干眼症不再是成年人“专利”
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,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、泪液蒸发过快、泪液成分异常等因素,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,导致眼部不适、眼表病变。干眼症的典型症状包括眼睛干燥、疲劳、异物感、畏光、怕风、刺痛、眼痒、灼热、酸胀等。严重者会出现眼睑红肿、结膜充血、水肿、角膜上皮脱落,甚至角膜溃疡、感染,导致睁眼困难、视力下降。
周丹说,传统观念认为,干眼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,临床上更注重成人干眼症,往往忽视儿童也会受到干眼症的干扰。
事实上,由于儿童眼睛使用不当,表达能力弱,检查协调性低,人们对儿童干眼症的发病因素缺乏了解,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了类似成人干眼症的临床表现。有些儿童还伴有眼睛瘙痒、红肿甚至视力波动等症状,与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非常相似,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。
挑食、睡眠不足、用眼不当都是诱发因素
周丹指出,除了用眼不当外,儿童挑食、偏食也是干眼症的诱发因素之一。例如,儿童部分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A,这是维持上皮组织正常代谢的主要营养物质,可以防止角膜干燥和退化,因此缺乏维生素A或间接导致干眼症。同时,儿童学习任务繁重,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,长期睡眠不足,会破坏泪膜的基础,从而诱发干眼症。
需要强调的是,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,视频终端“触角”已经延伸到家庭和学校,孩子们在家看电视、玩游戏机、看卡通片和上网的时间显著增加;在学校,投影仪和各种显示屏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教学中。如果这些设备的照明强度不足或过强,屏幕设计不合理,儿童可能会患上视频终端综合征(VDT综合征),导致眼睛不适。
周丹解释说,患有VDT综合征的儿童也可能患有干眼症,因为他们的眨眼习惯已经改变了。研究表明,平均眨眼频率为15.5次∕在使用电子产品时,平均眨眼频率显著降低,导致眼泪蒸发过快,使眼睛处于“干旱”的状态。
记住防治儿童干眼症的要领
令人欣慰的是,近年来,我国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迅速提高。随着《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》的制定和广泛推广,各级眼科医生逐渐认识到儿童干眼症的危害。儿童眼科医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热点和难点,一些会议还将儿童干眼症列为讨论内容。
然而,儿童干眼症的治疗仍存在许多临床缺陷:首先,少数医生没有意识到儿童干眼症的存在和严重性,缺乏治疗儿童干眼症的相关知识,干眼症作为结膜感染、过敏或角膜炎;其次,许多非干眼症儿童被误诊为干眼症,过度治疗;最后,到目前为止,中国还没有关于儿童泪膜和眼表的科学研究数据,因此,很难制定适合儿童干眼症的诊断标准。
周丹对儿童干眼症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以下建议:
一是加强宣传教育,让家长和教师增强对儿童干眼症的认识,了解和掌握疾病的基本症状,发现儿童问题及时送往医院。第二,要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,保持教室和客厅的光线充足,避免光线过强或过弱;环境应干净整洁,尽量消除灰尘、油烟和花粉对眼睛的干扰。第三,要合理用眼,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,定期休息,连续看书写字时间不宜过长,尽量远眺放松眼睛。四是避免长时间接触视频终端设备。
与此同时,周丹表示,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多喝水,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、鸡蛋、猪肝、胡萝卜、西红柿、南瓜、菠菜、蓝莓、桑椹等叶黄素、花青素食品饮食均衡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有助于改善干眼症状。
最后,周丹提醒孩子及时就医,不要擅自使用滴眼液,以免形成长期依赖。大多数滴眼液含有防腐剂,会损害眼泪膜的功能,反过来会促进干眼症的发生。如果需要,可以使用玻璃酸钠等人工眼泪来缓解不适症状,但每天滴眼液的次数不得超过3次,持续使用时间不得超过半个月。
华北 | 北京 | 天津 | 山西 | 河北 | 内蒙古 | |||||||
华南 | 河南 | 湖北 | 湖南 | 广东 | 广西 | 海南 | ||||||
华东 | 上海 | 江苏 | 浙江 | 安徽 | 福建 | 江西 | 山东 | |||||
西南 | 重庆 | 四川 | 贵州 | 云南 | 西藏 | |||||||
西北 | 陕西 | 甘肃 | 青海 | 宁夏 | 新疆 | |||||||
东北 | 辽宁 | 吉林 | 黑龙江 | |||||||||
港澳台 | 台湾 | 香港 | 澳门 |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
2023-05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