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4月6日电 据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报道,一些罪犯最近利用了它“代理退保”“以房养老”“投资理财”等方式“套路”欺骗消费者,尤其是高龄女性“防不胜防”,严重侵犯高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于2023年发布了第一个风险提示,提醒大多数高龄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,防范三种养老金欺诈陷阱。
案例一:“代理退保”陷阱
犯罪分子非法获取保单信息后,鼓励高龄女性通过诽谤保险产品、承诺更高收入等手段退保并购买所谓的保单信息“高收益”金融产品。高龄女性陷入陷阱后,犯罪分子不仅收取高额费用“代理维权”手续费,甚至侵占高龄女性的退保资金。
案例二:“以房养老”陷阱
犯罪分子打“以房养老”引诱高龄女性抵押房地产购买所谓的旗号“理财产品”并承诺支付高额利息。事实上,它是高龄女性的房地产抵押贷款,在获得资金后被罪犯挪作他用甚至挥霍。一旦资本链断裂,高龄女性不仅无法收回本金和收入,而且还将面临强制拍卖房地产的风险。
案例三:“投资理财”陷阱
犯罪分子打“国家扶持”“政策补贴”以虚构投资理财项目或夸大投资收益为旗号“低风险、高回报”诈骗噱头。犯罪分子首先鼓励高龄女性“小额投资”,然后按时“高额返利”,然后诱使高龄女性增加投资金额,一旦收到大量资金就会逃跑。
针对上述三种骗取高龄女性养老金的陷阱,中国银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高龄消费者:
一、不信“偏门”不贪“小利”,提高警惕,防止诈骗。一方面不信“偏门”,必须通过正规机构和渠道办理各类金融业务;不贪“小利”,谨记“馅饼不会从天而降”的道理。另一方面,多了解金融常识,从正规渠道了解金融产品和处理流程,提高风险防范能力。
二、高龄女性不要被人接受“保本高息”“保证收益”等说辞迷惑。正规的“以房养老”是国家实施的“高龄女性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”。具体来说,拥有完全合法房屋产权的高龄女性将房地产抵押给保险公司,继续拥有抵押权人(保险公司)同意的房屋占有、使用、收入和处置权,并按照约定的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死亡。高龄女性死亡后,保险公司获得抵押财产处置权,处置收入优先支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。
犯罪分子声称“以房养老”只是以国家政策的名义诈骗钱财。高龄女性要从正规渠道了解住房养老政策,千万不要被骗“保本高息”“保证收益”言语混乱,避免落入陷阱。
三、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的机构和渠道。高龄女性要增强理性投资理财的理念,牢记“投资有风险”,警惕各种标榜“低风险、高回报”不受投资理财项目的影响“高收益”诱惑冲动投资。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的机构和渠道,多方核实投资项目,谨慎对待。